
此部電影為張藝謀的作品,女主角是相當具知名度的鞏俐所釋演,這部電影獲得第四十四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銀獅獎,第六十四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提名。之所以推薦此部電影,是因劇中充滿了許多人性的矛盾糾葛、藝術的精華呈現,讓我印象相當深刻。此劇在說明1920年代的中國,擁有大學學歷的頌蓮(鞏俐飾演),為了家中生計,被迫嫁到大戶陳家當姨太太。排行四姨太的她,在與上面三位太太各自的互動下,看到了人生的百態,也學習到人性的醜陋面……。
以下為我摘錄的影評:
一、香港影庫 影評
張藝謀導演處理電影的手法。第一點特色,是影片色調的運用。大紅燈籠的主題象徵貫穿了整套電影,紅色,是電影中的主要基調,紅色可以營造氣氛和增添美感,也可以突出重點人物:鞏俐飾演的四太太常穿一件白衫,在視覺上,與紅色構成強烈的對比,突顯了在畫面裡的位置。
我覺得紅色的作用不只於此。其中一場,四太太在已死去的三太太房間裡點燈,原本掛滿了五彩繽紛的戲曲臉譜,頓時被燈光染紅了一片,紅色,在這裡除了是氣氛的營造,還隱喻了更重要的主題:當大紅燈籠亮起時,女性不能自主的悲哀。
另一點特色是,整套片都刻意避免把老爺的臉拍得清楚。導演這樣的安排,似乎是想強調老爺與女性們的距離感和女性在這電影中的重要性。
還有一點,是框架的運用。除了我們看電影時鏡頭本身的框架外,導演在畫面的構圖上,還用了很多框架來表現四太太那種走不出來(心靈和肉體上)、被困住的痛苦,例如,雖然四太太初遇到大太太兒子時候對他便產生有意思,但礙於身份卻不能進一步把這感情發展的無奈,導演的畫面設計上,是四太太被門框框著,看著男的從對面的門框走了,構圖上這樣處理,加強了表達那種意念的感染力。
更明顯和更重要的是整套片的最後一個鏡頭:全景,稍微傾斜的府視角度,見鏡頭四邊被建築物包圍著,內裡掛著的大紅燈籠也形成一條邊,框住了中央的空地,失了心的四太太毫無方向地在空地上四處走著。好像她走來走去,都走不出這處地方,走不出這個封建社會的制度和命運的安排。
http://column.hkmdb.com/misc/?p=10 香港影庫 專欄文章 嘉偉影評
二、湯本論壇-色劫、人劫和心劫 評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
張藝謀的《大紅燈籠高高掛》(下簡稱《紅燈籠》)一開始就這樣把生命和歷史以及活在現實中的歷史糾纏在一起。演出了一部令中外觀眾驚心動魄的「紅燈籠夢」。
電影女主人公頌蓮站在古篆字碑文之前,這似乎,意味著她的命運要被由這些古篆字包含的意義堆砌出的監獄囚禁終生。
三太太,是影片中最富人性光彩的人物,一個反叛者,一個冒著生命危險追求自身幸福和性愛滿足的女性,至少,她的情人高醫生是她的藝術知音和互為魅悅的情伴侶和性伴侶,這是反金錢,反傳統,反禮教,反權勢的。導演在刻劃這個人物時,頗費用心,三太太在被陳家打手捉回時,腳上著粉紅拖鞋,身穿白色內衣,在黑灰色的一群人的推擁下,特別鮮艷顯眼而觸目驚心,直至最後被送往死屋,她仍是一個掙扎中的一身白,象徵著黑色歷史中的人性的美,而這一點白,而這一點美,卻被無情扼殺。張藝謀擅長以顏色,光線,對比來說話,來表達人生的思想的內蘊,他對視覺藝術-電影的手法的掌握和運用,已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http://www.tangben.com/COFFEE/COdy1.htm 湯本論壇




http://column.hkmdb.com/misc/?p=10 香港影庫 專欄文章 嘉偉影評
二、湯本論壇-色劫、人劫和心劫 評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
張藝謀的《大紅燈籠高高掛》(下簡稱《紅燈籠》)一開始就這樣把生命和歷史以及活在現實中的歷史糾纏在一起。演出了一部令中外觀眾驚心動魄的「紅燈籠夢」。
電影女主人公頌蓮站在古篆字碑文之前,這似乎,意味著她的命運要被由這些古篆字包含的意義堆砌出的監獄囚禁終生。


http://www.tangben.com/COFFEE/COdy1.htm 湯本論壇